日治時期:親近‧創造北投溫泉文化
日治時期前一年1894(光緒20)年,德國硫磺商人Ouely發現北投溫泉,因而傳出北投溫泉之名,1985年日治時期之後,溫泉文化便隨著酷愛溫泉的日本人來到台灣。當日本人初領台灣時,對於熱帶氣候、且公共衛生差的台灣頗不適應,再加上佔領初期,戰亂未息,為安撫日本軍民,積極尋求開發溫泉療養場。
1899年由日軍藤田軍醫部長,在台灣北投設立最早的醫院「陸軍衛戌醫院北投分院」,開始加入軍事醫療的行列,該院設備周邊有廣闊的庭園、水池、大樹及植栽,讓來此療養的病患,能夠達到真正溫泉的「湯治」療效。「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」是日俄戰爭,與北投溫泉發展的見證。
至明治三十八年(1905年)守備隊也撤除,遂一度成為空屋。但是當年為日本世紀大事的日俄戰爭之年,在遼東半島作戰的傷兵又大量送到氣候溫和,又有溫泉的北投療養,當年又發現地熱谷與北投溪中存有放射性物質,從地熱谷流出的「鐳溫泉--青磺」,因此被認為非常具有療效的溫泉。
現今演變
「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」歷經演變,成為今日的「國軍北投醫院」,今日之地址是北投新民路六十號。「向陽學苑」的建築,正是其中三大棟院舍中,碩果僅存的一棟。當年的「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」,早就轉變成為「國軍八一八醫院」,今年七月一日起又改名為「國軍北投醫院」
至明治三十八年(1905年)守備隊也撤除,遂一度成為空屋。但是當年為日本世紀大事的日俄戰爭之年,在遼東半島作戰的傷兵又大量送到氣候溫和,又有溫泉的北投療養,當年又發現地熱谷與北投溪中存有放射性物質,從地熱谷流出的「鐳溫泉--青磺」,因此被認為非常具有療效的溫泉。
現今演變
「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」歷經演變,成為今日的「國軍北投醫院」,今日之地址是北投新民路六十號。「向陽學苑」的建築,正是其中三大棟院舍中,碩果僅存的一棟。當年的「台北陸軍衛戍療養院北投分院」,早就轉變成為「國軍八一八醫院」,今年七月一日起又改名為「國軍北投醫院」
向陽學苑 「向陽學苑」可說是日治時期「內地移植型」的代表性建築,所謂的「內地移植型」,其中的「內地」即指「日本」,亦是說該棟建築是日治初期由日本移植過來的日式建築,從今日來看,該類型的建築,在台灣已經是拆除殆盡了。而且該建築的大門上亦鑲著台灣式的陶製花磚,顯示該建築類型移植來台灣的適應,其珍貴可想而知。
大型日式建築,入口和前後廊為其主要特色,頗具建築價值。
立牌簡介
醫院前的立牌簡介,說明此醫院是由日本人所建。 那時一位日本軍官因為生病,台灣當地又無醫療設施, 於是在北投的俱樂部用溫泉療養,結果成效顯著, 日軍因而決定在北投設立軍醫院。 醫院約於1898年完工,整座醫院沿著北投山坡的等高線做前後數列的並排建造, 戰後醫院被國軍接收,作為精神科醫院使用, 隨著建物逐漸拆除改建,目前只剩下這棟位於醫院入口的建築。
足浴池
國軍北投醫院是國內唯二擁有溫泉的醫院,另一所是金山醫院,因為國軍北投醫院在日據時代是衛戍醫院,所以會有溫泉,給予士兵泡湯。之前已把足浴池整修完成,還蓋了亭子,目前供院內員工使用,結合健康復健研究,探討溫泉的醫療效果。
足浴池是百分百純白磺,足浴池溫度約41到43度,每晚10時都會清洗池子,非常乾淨,病患或員工泡過之後,身心舒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